纳芯微推出车规级温湿度传感器NSHT30-Q1,助力汽车<span style='color:red'>智能化</span>发展
  纳芯微推出的全新车规级温湿度传感器NSHT30-Q1是一款基于CMOS-MEMS的相对湿度(RH)和温度传感器。  NSHT30-Q1在单芯片上集成了一个完整的传感器系统,包括电容式的相对湿度传感器、CMOS温度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以及I2C数字通信接口,采用带Wettable Flank 的DFN封装设计,产品尺寸仅为2.5mm×2.5mm×0.9mm。其I2C接口的通信方式、小且可靠的封装以及更宽的工作温度范围使得NSHT30-Q1非常适合于车载环境应用。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车内系统越来越依赖于对周围环境的判断做出决策。为了实现实时控制和自主操作,这些系统需要借助能够快速响应的高精度传感器产品来捕捉必要信息。  以汽车五合一传感器为例,它利用内置的温湿度传感器来检测前挡风玻璃内侧的温度和湿度,进而计算出露点温度。这样,空调系统就可以根据这些信号调整车内温度、出风模式以及内外循环等功能,有效降低车内湿度,实现除雾功能。  同时,激光雷达也离不开温湿度传感器的支持。温湿度传感器能够监控雷达的工作温度和湿度,确保其在适宜的工作环境下运行,避免因温度过高而降低性能。此外,温湿度传感器还能检测相对湿度,以监测激光雷达和摄像头模块的透镜是否破裂,从而避免潮湿环境对内部光学元件造成损害,确保车辆行驶安全。  纳芯微的车规级、高可靠性、高精度和低功耗的单芯片集成温湿度传感器NSHT30-Q1,适用于各种车载应用,如汽车HVAC控制模块和电池管理系统等,帮助车辆实现更高效、更稳定的系统性能,为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NSHT30-Q1的I2C接口具有两个可选择的I2C地址,通信速度高达1 MHz,还支持2.0 V至5.5 V的宽电源电压范围,适用于各种应用环境。同时具有可编程的中断阈值,可以提供警报和系统唤醒,而不需要微控制器来持续监控系统。  NSHT30-Q1的性能参数  相对湿度(RH)传感器  - 工作范围:0%~100%  - 精度:±3%(典型值)  温度传感器:  - 工作温度范围:-40℃~125℃  - 精度:±0.3℃(典型值)  相对湿度和温度补偿的数字输出  宽电源电压范围:2.0 V ~ 5.5 V  I2C数字接口,通信速度高达1 MHz  - 两个可选地址  - 带有CRC校验的数据保护  低功耗:平均电流2.5μA  8-Pin Wettable Flank DFN封装  符合AEC-Q100标准
关键词:
发布时间:2024-03-06 13:08 阅读量:1620 继续阅读>>
广和通发布基于骁龙460移动平台的智能模组SC208,加速移动终端<span style='color:red'>智能化</span>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24期间,广和通发布基于骁龙®460移动平台开发的LTE智能模组SC208,旨在为智慧零售、智能手持、车载后装、多媒体等领域提供稳定高效的智能联网体验,加速行业应用创新与变革。  “ 高通CDMA技术亚太有限公司副总裁ST Liew表示:高通技术公司非常高兴能和广和通合作,助力其促进智能物联网终端的边缘智能功能。广和通发布基于骁龙460平台的SC208模组将带来极致的性能提升和前沿的多媒体处理功能。我们非常自豪能够支持广和通将智能无线解决方案在多个行业落地的使命。双方将利用更高的智能化水平共同推动边缘侧的数字化变革。”  “ 广和通MC事业部副总裁赵轶表示:AIoT迅猛发展,边缘计算实现海量数据的端侧分析,助力终端提高工作效率并优化成本。此次,广和通发布基于骁龙460的智能模组SC208,将进一步促进智慧零售、智能手持、车载后装及多媒体应用发展。未来,广和通与高通技术公司仍保持紧密合作,满足全球智能终端开发与迭代需求。  SC208基于高通技术公司的骁龙460移动平台打造,采用最高1.8GHz的8核处理器,搭载DDR4X内存,具备更优的性能,助力终端延长待机续航时间。在影像处理上,SC208支持多路摄像头同时工作,可流畅播放1080P@60fps高清视频。硬件上,SC208采用41mm*41mm的LCC+LGA 封装,与广和通智能模组SC128、SC138、SC228、SS808、SQ808、SU808系列相兼容,便于客户灵活迭代终端。SC208拥有MIPI/ USB/ UART/ SPI/ I2C等多种扩展接口,便于扩展至摄像头、显示屏、音频、传感器等外接设备。  在无线通信上,SC208支持全球4G全网通,以及双频Wi-Fi/BT近距离等无线传输技术,满足不同终端对多种无线通信方式的需求。在定位上,SC208支持GPS/GLONASS/BeiDou/Galileo/QZSS等多种卫星定位系统,可在不同环境下快速精准实现定位需求。SC208预置开放的Android 14操作系统且支持Android OS持续版本迭代,助力客户持续推出长生命周期的终端。  得益于以上软硬件特性,LTE智能模组SC208可广泛应用于无线智能支付、可穿戴音视频记录仪、对讲机、车载后装设备、多媒体等终端,助力全球AIoT产业发展。广和通将持续依托智能模组产品与技术实力,满足产业多样化的智能需求,助力客户打造成本可控、性能更佳、功耗更优的终端,共促数智化变革。SC208已进入工程送样阶段,将于2024年4月实现量产。
关键词:
发布时间:2024-02-28 17:05 阅读量:1108 继续阅读>>
瑞萨电子:数字化、<span style='color:red'>智能化</span>将成为半导体行业长期增长的源泉
  全球经济正持续好转,这带动了产业的发展,使存储器存储芯片、MCU、被动元件等产品都有了复苏的迹象。  ▲ 瑞萨电子全球销售与市场本部副总裁赖长青  当前,全球经济正持续好转,这带动了产业的发展,使存储器存储芯片、MCU、被动元件等产品都有了复苏的迹象。但整体市场发展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  以MCU产品为例,纵观全球MCU市场,从2020年之前的平稳发展,到2021年的缺货涨价,再到2022年的急速下滑,再到如今有了回暖迹象,每个MCU厂商都经历了跌宕起伏的时期。瑞萨也不例外,为应对这些变化,我们一方面整合方案业务,用Winning Combo的方式带动整体解决方案中MCU及模拟及功率器件的增长;另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并积极调整供应,不断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全新推出的RA8系列MCU,其基于Arm Cortex-M85处理器、搭载了Helium技术,能够为AI应用提供卓越的性能。  2023年三季度以来,消费电子和芯片市场需求稍现暖意,我们也有感受到复苏信号,手机、智能家居甚至PC,现在的需求和半年前相比都有所回升,但市场不确定因素仍旧很多,整体需求好转或要到明年下半年。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增长值得期待。  汽车业务的成长来自于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新能源车和传统汽车相比,所需要的芯片数量是6到8倍甚至更多。中国引领新能源车市场,同时也在推动全球新能源车的格局发展。过去三年,新能源是一个爆炸性的成长,未来还是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很多年新能源车的数量将继续增长,相应的芯片需求也会继续增长。  在汽车方面,E/E架构、辅助驾驶(ADAS)/自动驾驶(AD)以及电气化的转变将加大半导体的需求。面向E/E架构领域,瑞萨拥有RL78、RH850及R-Car系列,覆盖了高中低不同算力等级的需求。在ADAS/AD方面,瑞萨不仅具有4D毫米波雷达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制造能力,不久之前,还推出了第五代R-Car SoC平台,其采用先进的Chiplet封装集成技术,可为车辆工程师在定制他们的设计工作时带来更大的灵活度;电气化的趋势,瑞萨有电机、BMS,以及DCDC、OBC相关产品的解决方案。此外,当前软件定义汽车的趋势愈发明显。对此,瑞萨率先推出应用软件虚拟开发环境,提供先进的调试与评估工具,用于分析和评估软件性能。  在物联网领域,随着数字化转型,物联网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未来加快物联网应用开发,瑞萨推出物联网的模块化云端开发平台“快速连接物联网”,通过提供兼容的硬件和软件构建模块,快速实现自定义物联网系统的原型开发。  Chiplet、3D-IC等先进封装会迎来成熟商用,这是半导体工艺持续演进的必然结果,在此方面,瑞萨也积极探索,已经有部分产品尝试使用该封装形式。除此之外,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以碳化硅为首的宽禁带材料将愈发旺盛。不久前,瑞萨也加入了碳化硅领域的研发与布局中,预计2025年会实现量产。  瑞萨对2024年及以后的市场抱有信心。全球数字化、智能化的浪潮将成为半导体行业未来长期增长的源泉。面对这些全球趋势,瑞萨已经充分做好准备,我们将用全球化的布局、多元化的产品线加上本地化的运营来应对即将恢复生机的市场。
关键词:
发布时间:2024-01-05 09:10 阅读量:1160 继续阅读>>
纳芯微电子:传统分布式ECU已过时?集中式<span style='color:red'>智能化</span>方案成为新宠!
  传统汽车电子电器架构,车辆中各种电子电气系统控制与信息传输由分布在不同部件内的汽车控制器(ECU)完成,随着汽车电子电气化程度提高,功能多样化与智能化发展,汽车电子零部件占汽车系统比重逐渐提升。分布式架构中 ECU 的局限性对于车辆的生产成本、功能实现、未来发展都提出了挑战,集中式智能化解决方案域控制器与域内中心化架构则应运而生。  以下几点为域控制器逐渐取代 ECU 的主要根因:  ◆ 汽车电子化与智能化发展,传统分布式ECU结构数量与线束已经成为整车系统沉重负担。  ◆ 分布式系统信息传输能力有限,域内统一调度控制,域外通过以太网等进行高速通信。  ◆ 域控制器实现了软硬件的解耦,实现了软件的 OTA。  基于域控理念下整车车身区域控制系统(Zonal Control Unit)对比与传统车身控制器(Body Control Module)而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分布式架构下,BCM主要用于检测和控制与车身(车灯,车窗,雨刮,继电器等)相关的功能并且充当部分CAN/LIN网关的功能,传统马达电动负载由继电器驱动,BCM上常用可支持不同负载电流的高边与低边开关支持不同类型的负载。在中高配车型,针对舒适性功能比如电动车窗,后视镜,电动座椅等,会搭配单独车门ECU,座椅ECU进行控制。  而在最新区域域控的理念下,以在汽车上地理位置的功能集成方案成为主流。区域控制器承接特定位置(左域/右域)下所有电机,继电器,小型ECU控制大脑的功能。功率与驱动电路布置在区域控制器里以实现传统方案中多ECU的功能,这种实现方式对整车NVH,EMI,智能诊断等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智能汽车舒适功能“卷卷卷”!  除了上述提到的架构变化,新能源汽车电气化进程中,如何让驾驶员与乘客享受到回家的感觉亦是每家汽车主机厂差异化卖点,冰箱彩电大沙发不再是50万以上豪华品牌的专属,25万的汽车也能有一样的体验,电动座椅,电动尾门等已经逐渐成为15万级别汽车标配。问界,智己,小鹏带来了零重力座椅与“冥想空间”;比亚迪,智己与极氪把车载屏幕玩出了新花样,能转,能升也能滑;最近,M9让AFS头灯再次成为热点。由于这些舒适与便利性功能逐级下放C级,B级,A级车型,与舒适性相关的马达/电机在整车中使用的数量大幅提升至50个以上。  以上功能的实现,都需要集成电路作为支撑,纳芯微电子为车身与便利系统中的各类马达控制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覆盖后视镜,风门/摆风,车门,座椅,尾门,电动踏板相关负载,工作电流使用不同产品可从300mA到30A以上。  01、纳芯微马达驱动产品核心功能  ◆ 满足AEC-Q100完善的车规产品质量品控体系。  ◆ PWM调速与电流检测:支持20kHz及其以上更高频率PWM调速,同时提供精确的电流反馈信息以支持堵转检测和更优秀的NVH性能。  ◆ 软件可配置:部分产品支持丰富的软件配置功能,帮助客户实现在区域域控制器中使用平台化话设计,兼容多种类型负载(继电器,LED灯,直流有刷电机,步进电机);同时芯片内部提供内嵌PWM生成器以节约MCU IO口和PWM定时器资源。  ◆ 内置抖频与输出摆率调节:应对日趋严格CISPER25 EMI测试标准,软件可配置时钟抖频范围与输出摆率,灵活应对区域控制器方案中,电机需要进行分布式安装导致较长的功率走线带来的电磁辐射挑战。  ◆ 智能诊断与保护:针对负载复杂工作状态,提供丰富保护与诊断功能,可实现负载开路诊断,对地短路诊断,对电池短路诊断,协助客户开发符合ASIL-B或者更高系统级功能安全标准产品。  ◆ 集成细分与堵转检测:为汽车空调系统与头灯系统提供细分集成步进驱动解决方案,纵享丝滑;提供Sensorless/无霍尔传感器堵转检测,简化系统设计,优化成本。  02、纳芯微区域控制器马达驱动解决方案  纳芯微致力于提供使用在新电子电气架构下区域控制器马达驱动解决方案,多通道低边NSD56系列与NSD83半桥产品支持传统BCM(Body Control Module)与车身跨域(Body Domain Controller Unit)控制器方案;多通道半桥NSD83与多通道半桥预驱NSD36系列支持最新区域控制器(Zonal Controller Unit);集成式直流有刷驱动产品NSD73系列支持中小电流电机负载。针对区域控制器各种不同类型马达/继电器/LED等负载推荐方案如下:  03、纳芯微马达驱动系列产品选型表
关键词:
发布时间:2023-11-30 13:19 阅读量:193 继续阅读>>
纳芯微车规传感器解决方案赋能汽车电动化、<span style='color:red'>智能化</span>发展
  在日前举办的2023深圳国际传感器与应用技术展览会(Sensor Shenzhen 2023)上,纳芯微产品线总监赵佳博士发表精彩演讲,分享了行业趋势、传感器芯片国产化历程和未来市场机会,并接受了媒体采访。  赵佳表示,智能传感器是智能化时代信息系统与外界环境交互的重要手段和感知信息的主要来源,也是决定未来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国内不断发布的利好政策为国产化替代提供了巨大市场机遇。国产半导体厂商唯有继续沉淀,精耕细作,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助力客户提升差异化竞争力,才能在快速发展中站稳脚跟。  智能传感器的发展与布局  传感器是一个高度融合的领域,涵盖材料、物理结构、电路等方面,纳芯微就是一家从事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信号和混合信号芯片的公司。据赵佳介绍,纳芯微成立于2013年,根据2022年报数据,公司2022年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16.70亿元。  纳芯微企业战略是用感知驱动未来,基于构建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桥梁进行产品布局,涵盖前端感知系统、中间数字互连,到后端反馈现实世界的驱动系统。对于如何保持技术领先地位?赵佳表示,纳芯微的技术、产品开发核心逻辑是聚焦核心市场和应用规划产品布局。  首先在公司文化层面鼓励创新,“持续学习,坚持长期价值”;尊重技术,重视工程师文化建设和对工程师的长期培养,持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分享。作为一家立足于长期发展的科技公司,纳芯微研发方面持续投入,吸引和长期培养优秀人才是保持技术领先的关键。  第二是与行业头部客户紧密合作,不断增强系统方案研究能力,通过与系统厂商的深度沟通识别终端客户的系统应用痛点,助力客户提升差异化竞争力;同时也与行业关键客户以战略合作的形式共同定义引领行业发展的新产品。  第三是建立可靠、可信赖的质量体系保障,从产品的研发、测试、生产到交付,纳芯微建立了全面的质量管理流程和体系,对质量严格把关以保证产品具有竞争力。  产品布局方面,纳芯微比较成熟的量产传感器产品包括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此外,还为合作伙伴提供整套传感器、调理电路设计,还有未来的技术组合和储备。  赵佳回顾到,纳芯微在传感器领域的积累较早,2014年量产第一颗加速度计调理芯片,之后在高精度信号链、隔离接口和电机驱动方面都有了技术储备。纳芯微在汽车传感器应用方面的布局包括智能座舱、车身系统、混动及新能源动力总成、电池管理、OBC/DCDC、热管理系统等。  纳芯微的主电机电流和母线电流传感器也是国内最早实现量产的,主要用在热管理系统的复杂工作环境,这方面压力传感器、电流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布局非常丰富。  赵佳表示,霍尔电流传感器芯片研发历时三年,2021年推向市场,2022年同类产品国内发货量领先。在功率大、要求非常高的汽车主驱电机解决方案中,纳芯微的方案也已广泛应用。  纳芯微涉足汽车应用的第一颗量产芯片是2016年应用在汽车里的刹车压力芯片,涵盖传统动力总成进气压力、出气压力、节气门位置踏板、位置液面检测以及真空助力、油压等布局。现在,各种接口互连、供电电源、驱动侧、运放、高精度参考都有完整的解决方案。  他自豪地说,目前市面上主流汽车中都有纳芯微的芯片。在产业化落地方面,纳芯微也在引领,OBC/DCDC产品都已量产。  最近,纳芯微与大陆集团旗下合资公司陆博就乘用车关键零部件轮速传感器本土化项目签署产品合作协议,在技术与安全领域深度合作,共同推进汽车芯片国产化进程。纳芯微的汽车电子产品布局、装车量以及装车后的质量表现获得了国际大厂的认可。  传感器和信号链的重点布局  从纳芯微的产品路线图可以看出,纳芯微始终坚持聚焦汽车电子和泛能源行业(包括模块电源、光伏、储能、工控、电力电子、白电等),围绕传感器、信号链和电源管理三大领域不断丰富产品矩阵。  据赵佳介绍,汽车是纳芯微的主要目标市场之一,通过持续深耕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应用,不断提高国产芯片的覆盖率。电动化方面,在新能源汽车主驱逆变器、电池管理系统、OBC/DCDC、PDU和热管理系统中纳芯微布局了丰富的产品组合;智能化方面,汽车照明、智能座舱、整车域控应用领域纳芯微也在同步发力。  目前,纳芯微的车载产品类型覆盖压力传感器、磁传感器、通用信号链芯片、专用处理器芯片、数字隔离器和隔离采样芯片、接口芯片、栅级驱动芯片、电机驱动芯片、车灯驱动芯片、电源芯片等。  在传感器和信号链方面,纳芯微重点布局了几大类产品:  01  磁传感器  磁电流传感器:信号宽度可达2MHz,性能优越,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OBC/DC-DC、电驱系统;  线性霍尔电流传感器:NSM203x是基于聚磁环大量程电流检测的高精度传感器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相电流检测,以及工业电机控制和光伏逆变器等电流模块的大电流检测;  角度传感器:支持-40℃-150℃ 360°旋转角度精确测量,如车规磁角度传感器NSM301x适用于汽车阀门、汽车智能雨刷等应用的非接触式角度检测。  轮速传感器:与大陆集团旗下合资公司陆博签署了乘用车关键零部件轮速传感器本土化项目产品合作协议,定义和开发的轮速传感器产品,共同推进汽车芯片国产化进程。  02  温湿度传感器  纳芯微单片集成数字输出温湿度传感器NSHT3x系列温湿度传感器,采用高可靠性MEMS湿敏电容技术和CMOS芯片工艺,典型精度误差为±3%RH,典型温度精度±0.3℃,典型湿度精度±3%,性能行业领先。  纳芯微汽车级湿度传感器NSHT3x系列,可测量相对湿度和温度,已应用于车载激光雷达、智能座舱,如汽车智能除雾解决方案等。  如今,纳芯微已形成了面向汽车、工控等领域较为完善的产品覆盖,部分产品的功能和性能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技术水平,比如数字隔离及接口芯片、隔离采样芯片、门驱类产品、电流传感器芯片等。  本土企业发展机会何在?  赵佳认为,从市场应用看,从家电到汽车,再到城市,都将变得越来越智能和互连,传感器产业新的增长点是智能化和物联网,也为本土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以汽车智能化为例,纳芯微在传感器领域的领先技术正在充分施展,如霍尔电流传感器可广泛用于OBC/DCDC、主驱电机等应用,实现高可靠性、高性能的电流采样;压力传感器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压力检测,在电池发生热失控时及时提供报警信息,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汽车车窗防雾、空调出风口等。  从技术发展趋势看,随着可靠性的提升,各类系统逐渐从开环控制转向闭环控制,这意味着对传感器的需求将大量提升,比如系统指令发出后,会使用位置传感器、光学传感器或扭矩电流传感器检查命令是否执行到位。  他认为,本土厂商的发展机会首先要专注于重点应用市场的快速增长态势,特别是正引领国内乃至全球市场发展的客户群体。作为一个贴近市场的本土企业,纳芯微有机会与领先企业保持持续深度对话,洞悉应用市场的发展趋势,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供相匹配的芯片解决方案。  灵活、弹性、快速的响应能力也很重要,需要更加敏锐地察觉和快速反馈本土的宏观政策、客户需求、供应链、人才市场以及内部组织等变化,为客户提供更快速的响应和灵活的支持。  车规芯片具有研发周期长、车厂试验平台及规模应用要求高等特点,门槛较高。近年来,产业链黑天鹅事件频发,特别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为国产芯片提供了机会窗口。  不论是国产芯片公司的数量、所涉及的汽车芯片种类,还是汽车行业的应用规模、批量装车后的质量表现,纳芯微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在某些细分领域,纳芯微不仅做到了国产替代,还成为了行业领导者,比如数字隔离器已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中广泛应用。纳芯微还为客户提供信号感知、隔离接口、功率驱动、电源管理等丰富的模拟和混合信号芯片产品,赋能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  产品质量源于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  赵佳指出,在质量管理体系方面,车规关注最多的是AEC-Q100,但事实上芯片上车量产,随着装车量的增加,能够有稳定的质量表现、不出事故、达到零失效,只靠AEC-Q100是远远不够的。AEC-Q100只是最后环节的质量和可靠性保证,而不包括全部芯片开发,因此,如果要做严格的车规的质量管理,需要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从芯片设计、工艺设计、晶圆封测等流程的深入耕耘,最终才可以实现的可靠、可信赖的产品,装车之后让用户开着放心。  他说,纳芯微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产品质量,拥有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这意味着从产品研发到生产的过程中,都会严格遵照质量管控规范。纳芯微特有的“双R”方针(Robust & Reliable)保障了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在汽车、光伏、工业控制等高壁垒行业备受客户信赖。  纳芯微深刻认识到车规产品对可靠性的要求不仅仅是通过AEC-Q100可靠性认证,而是对产品生命周期内各个环节的全面严格要求,需要内外兼修,才能达成车规质量要求。公司一直很重视质量方面的投入,包括人员、组织架构、产品研发体系和生产管控体系等环节都有全面的质量管理方针,并确保落实和执行。  随着在客户端对国产的前期验证完成之后,纳芯微践行的“可靠、可信赖”价值观保障了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在汽车、光伏、工业控制等高壁垒行业备受客户信赖。此外,纳芯微已奠定了稳定、可靠的质量体系基础,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流程化体系,通过不断提高公司的组织能力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高质量发展需要产业链协同  近两年,半导体行业全球供应链受到挑战,与此同时,国内不断发布的利好政策为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为国产化替代带来了巨大市场机遇。  赵佳强调,随着“缺货”情况的缓解,国产半导体厂商还需继续沉淀,精耕细作,在顺应国产化进程趋势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助力客户提升差异化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的快速发展中稳步发展。  传感器需要非常多元化、跨学科的合作,无论从物理结构到材料、电路到后端封测,每个品类都有非常高的门槛和难度。从产业链看,如果要把中国传感器事业推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需要依赖行业更多的交流和深入的合作,需要产业链的配合和协同发展。
关键词:
发布时间:2023-05-11 10:10 阅读量:1867 继续阅读>>
电车<span style='color:red'>智能化</span>两个方向: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
  电车智能化进程可分为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两条线。  1、智能座舱:经历三段式发展,未来3-5年将成为电车智能化主战场。  1.0阶段(1980s-2011):以1986年第七代别克Riviera标配9英寸触摸屏为起点,历史上第一辆搭载触屏技术的汽车诞生,开启座舱智能化进程。  2.0阶段(2012-2021):特斯拉Model S创新性地采用大尺寸车载显示屏,取消绝大部分机械按键,标志着智能座舱进入电子化时代。  3.0阶段(2022-2027):理想L9开创智能化交互模式,采用五块大屏,即HUD+安全驾驶交互屏+中控屏+副驾屏+后舱娱乐屏,并且拥有6音区、3D ToF传感器及21个扬声器等,实现三维交互,此后智能座舱发展聚焦于人机交互的智能体验。  2、智能驾驶:目前发展受限,时机尚未成熟,2025后有望突破约束得以发展。  短期内,智能驾驶无法成为智能电车发展重点的主要原因:  ①缺少芯片代工:虽然我国有先进制程的设计能力和封测能力,但先进制程的生产制造水平落后,缺少掌握先进工艺的芯片代工厂,高性能芯片供给受约束。  ②缺少算法算力:尽管以地平线、海思为代表的国产芯片厂商具备大算力优势,但整体来看,仍难以满足由传感器数量提升带来的爆发式增长的算力需求。  ③缺少法律法规:当前我国自动驾驶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其商业化应用将面临法律挑战。  因此,预计2025年前,智能驾驶方面依然以辅助驾驶为主、智能驾驶创新为辅,长远来看自动驾驶将是电车智能化的终局。
关键词:
发布时间:2023-03-24 10:24 阅读量:1927 继续阅读>>
纳芯微汽车级CAN接口芯片助力汽车控制<span style='color:red'>智能化</span>
  随着车内电子元器件的增加,汽车受到的电磁干扰影响也越来越大,对系统产生的电磁干扰也越来越强。与传统汽车不同,新能源汽车使用电驱系统驱动车辆,在车辆充电和放电的过程中,大功率器件的开关动作引起大的电压电流突变,从而可能带来更严重的EMC问题,因此,对于汽车中大量使用的总线接口芯片的EMC性能要求也更高。为了获得较好的EMC性能,除了芯片设计的考虑之外,系统中芯片外围电路的补充完善也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典型的CAN收发器系统应用电路图:  CAN收发器系统应用电路图  其中,由于共模电感的共模高阻和差模低阻特性,在收发器总线处就近放置共模电感(c框,推荐值100uH),可有效滤除总线外部高频噪声和CAN收发器因信号不对称产生的的共模噪声,且不影响CAN 差分信号传输质量,因此可以起到提升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并降低系统EMI的作用。  在系统速率和负载数量允许的情况下,总线可以分别对地放置一个电容(推荐值100pF),可以有效滤除汽车CAN总线的瞬态过冲(如ESD,ISO7637 pulse等)。  总线的120Ω终端匹配电阻建议由2个60Ω电阻进行串联,并在中间连接点通过电容(推荐值4.7nF)接地,有助于改善CANH,CANL总线之间的信号一致性,降低EMI,同时可以将此处的共模干扰引到地上,减小对总线的干扰。  由于汽车系统ESD要求较高,通常在靠近总线接口处放置小寄生电容的专用ESD防护器件(a框, 如PESD2CAN,可以有效增强芯片的ESD防护能力。  除此以外,总线连接负载电容和匹配电阻误差应尽可能小,以避免总线信号的不对称性导致的系统共模干扰。  纳芯微CAN收发器芯片介绍  1.德国C&S权威认证  纳芯微的车规CAN芯片(NCA1042x-Q1, NCA1051x-Q1)已经获得德国C&S的一致性报告。德国C&S实验室是业内公认的权威认证机构,可测试车载芯片能否在网络中实现互联互通和网络兼容性。获得C&S一致性报告,意味着纳芯微的车规CAN芯片可以和其它获取该认证的任何品牌的CAN接口实现上游和下游的互联互通,自由组网。  2.性能优势  (1)高传输速率 高稳定性  纳芯微NCA1042x-Q1/NCA1051x-Q1 CAN收发器芯片可在-40°C至+125°C的宽温工作范围内稳定运行,数据传输速率高达5Mbps,全系支持CAN FD,提供业内通用的封装形式,拥有优异的EMC性能。  (2)低功耗 高可靠性  NCA1042x-Q1提供低电流的Standby模式,可以通过主控制器或者总线唤醒,NCA1051x-Q1提供低功耗的Silent 模式,并且两者在断电后都脱离总线;同时,NCA1042x-Q1和NCA1051x-Q1 在normal mode下都具有TXD 超时功能,而NCA1042x-Q1在待机模式下还支持总线超时功能,两者总线耐压范围在-58V~+58V之间,支持过温和过流保护功能。  (3)宽I/O电压工作范围  NCA1042B-Q1和NCA1051A-Q1 CAN收发器芯片逻辑I/O工作电平在2.8~5.5V范围内,可支持3.3V和5V MCU 的I/O电平。  3.功能架构  - NCA1042x-Q1/NCA105x-Q1是高速CAN收发器,可提供控制器局域网(CAN)协议控制器和物理两线CAN总线之间的接口,可支持至少110个CAN节点  - 兼容ISO 11898- 2:2016和SAE J2284-1至SAE J2284-5中定义的CAN物理层结构  - 支持CAN FD,在快速相位网络中可实现可靠的通信,数据速率高达5Mbps  - 提供热保护和传输数据显性超时功能
发布时间:2023-02-24 13:56 阅读量:2051 继续阅读>>
欧姆龙omron出席东风本田技术交流会,助推汽车行业<span style='color:red'>智能化</span>升级
  近日,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本田”)举办的2022年保全协会第二届技能竞赛暨技术交流会在武汉圆满落下帷幕。东风本田第一工厂高层和技术团队及多家合作伙伴出席本次活动。欧姆龙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姆龙”)作为东风本田重要合作伙伴受邀参与核心技术交流与展示,多维度分享欧姆龙智能化解决方案,助力东风本田打造智能化工厂,推动汽车行业发展。  关于东风本田  东风本田是由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共同出资组建的整车生产经营企业。  目前,东风本田共有三个生产工厂。第一工厂占地面积69万平方米,拥有研究开发中心及九大工艺生产线。从零部件到整车,东风本田在产品制造的各个环节注重品质控制,建成了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发动机实验室、排放实验室、整车实验室以及先进的整车出厂质量保证检测线。  欧姆龙制造革新理念i-Automation!  推动汽车行业智造升级  随着东风本田规模的扩大,传统的人工设备巡检、事后维修的方式已不能匹配生产管理需求,无法实时监控设备老化及异常、熟练保全员的缺乏、设备事故引发的商业损失风险等课题依然存在。因此,汽车企业对设备远程监控、设备故障预测性维护方面的需求不断攀升;同时,疫情影响下省人化需求也日益凸显。  面对汽车行业不同的升级需求,欧姆龙如何助力行业伙伴实现智能化转型?这依赖于欧姆龙不断进化的制造革新理念i-Automation!,其定义是:在牵引制造业的同时,实现与地球环境共存,激发工作成就感的可持续发展型自动化。它由“超越人的自动化”、“人机的高度协作”、“数字工程革新”这3项近未来制造业理念构成。  “数字工程革新”方面,在生产现场实现保全革新——将工匠的知识和感觉数字化。应对保养员人手不足,人工检查频次低等课题,通过IoT技术,远程监控,实时了解设备异常,为避免生产场所人员密集,提供安全保障。  核心技术及解决方案展示  面对制造业变化,东风本田如何进行智能工厂实践?欧姆龙解读了制造革新解决方案、智能工厂等应用案例,助力东风本田提高现场业务管理的效率及精准度,迈向数字化工厂转型和精益生产。东风本田也表示,在日常保全工作中,如何提前发现问题,减少排查故障时间,提升现场稼动率是他们非常关注的课题。  对此,欧姆龙提供了电机检测及温度监控等预测性维护解决方案。例如,电机突然故障会导致产线停止,增加人工维护时间与成本。相比传统生产线,通过引入欧姆龙预测性维护解决方案,无需耗费工时的巡检亦无需专业检查知识,监视电机真实运行状态,发现异常征兆,能够在电机发生故障前就进行维护,推动汽车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省人化等智能化升级。
发布时间:2022-12-15 10:49 阅读量:2198 继续阅读>>
车规级LIN总线接口传感器信号调理芯片面世,纳芯微加码汽车<span style='color:red'>智能化</span>
    国内领先的信号链芯片及其解决方案提供商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芯微”)宣布推出国内首款车规级LIN总线接口的单芯片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芯片NSA(C)9262。该产品隶属于NSA(C)926XX系列汽车级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芯片产品系列,支持LIN总线物理接口通信方式,可广泛应用于汽车空调和热管理系统、进气/尾气管理系统、燃油蒸气管理系统以及刹车助力系统等各个电子控制系统。    作为国内首颗车规级集成LIN总线接口的单芯片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芯片,NSA(C)9262符合AEC-Q100 Grade 0标准,具有24位分辨率的精度,支持-40℃至150℃ 的宽工作温度范围,其内部集成过反压保护电路,可由汽车12V电池对其直接供电。同时,NSA(C)9262内部集成双通道高精度模拟前端,支持压力传感器的四点三阶非线性校准和二阶温度校准,最大程度减少对外部组件的需求,从而进一步降低整体系统成本。    随着车联网技术发展以及人们对驾驶体验要求的提高,汽车智能化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为应对车身网络ECU增多而带来的车内总线数量增加和车内空间缩小的问题,LIN总线通信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汽车压力传感器,特别是汽车空调和热管理等系统中。集成LIN总线接口的NSA9262和NSC9262可分别配置用于电阻桥式原理的压力传感器和陶瓷电容原理的压力传感器使用,其内部集成的压力通道和温度通道支持双路同时采样,可完全满足客户P+T(即压力和温度)双路高精度测量的需求。    产品特性:    LIN总线协议完全兼容LIN v1.3、v2.0    支持P(压力通道)和T(温度通道)同时采样并提供24位ADC分辨率    过压和反极性保护电路,支持高达+/-40V瞬时大电压冲击    增强EMC性能,LIN接口支持高达8kV的ESD防护    多种诊断和报警功能    NSA9262支持差分电阻桥式传感器输入,在-40°C至150°C的温度范围内最高可实现校准后满量程输出精度±0.1%    NSC9262支持单端或差分陶瓷电容传感器输入,满量程电容范围支持+/-16pF到+/-4pF配置
关键词:
发布时间:2022-09-13 13:33 阅读量:2242 继续阅读>>
汽车<span style='color:red'>智能化</span>加速落地,罗姆为安全筑起高墙
    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悄悄来临,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在汽车新四化的推动之下,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从原来的分布式逐渐向跨域集中式和车辆集中式不断演进,汽车电子软件架构不断升级,软件与硬件分层解耦,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即将到来。汽车智能化跑出加速度,中国的新能源车市场向好,ADAS功能搭载率不断攀升,L2正在成为标配,L3开始量产上车。    汽车智能化趋势下,功能安全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推进以及自动驾驶技术创新的日新月异,安全成为行业不约而同的关注焦点。安全分为两种,一种是本质安全,另一种是功能安全。本质安全是通过消除危险原因来确保安全的方法;而功能安全是通过功能方面的努力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来确保安全的方法。本质安全可以确保绝对的安全性,但是成本往往很高;相比之下,功能安全的成本较低,但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当附加的功能发生故障时应如何确保安全。    举个例子,在铁路和道路交叉口,如果采用建立交桥的方法将铁路和道路分开,从物理上避免火车和汽车碰撞的方法,这是一种本质安全的思路。而如果通过在道路与铁路的交叉处设置警报器和栏杆,在铁路上安装传感器,当传感器检测到火车接近时,警报器响起,并降下栏杆,当另外的传感器检测到火车已经通过时,警报器停止,并升起栏杆,虽然道路与铁路在物理上仍然交叉,但可通过设置铁路道口的方法将汽车和火车相撞的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这就是功能安全的思路。当然,在这个案例中,如果传感器损坏,那么在火车接近时,警报器和栏杆就不会工作,这是一种“危险”状态,因此就需要加入传感器的自我诊断或者双传感器的冗余设计,来确保即使传感器损坏也不会引发危险状态的设计,这就是故障安全(Fail Safe)的思路。    由此可知,功能安全其实就是基于“人会犯错”、“东西会损坏”思路之下的一种设计,而功能安全通常要同时考虑到“系统性故障”和“随机性故障”这两方面,来确保没有系统性的Bug,以及当随机性故障发生时不会对人造成伤害。在中国,ISO 26262(功能安全)已纳入推荐性国家标准,ISO 26262的第一版中文译本GB/T 34590已于2018年5月起开始施行。    当然,不止汽车领域有这个要求,很多工业场景同样对安全性要求非常高。为了构建更安全的系统,必须在设备开发过程中就要考虑到在发生问题时如何确保安全,这意味着故障安全和功能安全是贯穿设备开发全流程的。    复位IC为汽车和工业用设备安全保驾护航    讲到汽车和工业应用场景对设备安全性的需求,就不得不提到对系统电源电压进行监控的重要性,而复位IC是电压监控电路中不可或缺的产品之一,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EV/HEV逆变器、引擎控制单元、ADAS、汽车导航系统、汽车空调、FA设备、计量仪器、伺服系统、各种传感器系统等需要对电子电路进行电压监控的各种车载和工业设备应用中。    面向该市场需求,罗姆推出了1000多种复位IC,2021年度,在低电压范围的广泛应用领域,创造了2.5亿枚的年出货量记录。就在近期,罗姆还开发出了一款高精度、超低功耗且支持40V电压的窗口型复位IC “BD48HW0G-C”。    那么什么是复位IC呢?复位IC是一种开关IC,可用于电子电路的电压监控,当检测到被监控的电压超过阈值时就会通过改变输出而达到复位操作的效果,因此具有通过与微控制器合作来确保系统安全的作用。就好比河里的水位报警器,当河水漫过最高警戒线或低于最低警戒线时都要拉响警报,并触发放水或蓄水动作,而这里的水位传感器就好比电路中的复位IC,起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罗姆新推的复位IC “BD48HW0G-C”有何特别之处?    同样是复位IC,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类型?罗姆最新推出的复位IC “BD48HW0G-C”又有什么特色或优势呢?由于应用场景的不同,系统电路对复位IC精度、功耗、工作电压、功能安全、监控电压范围、欠压/过压检测等需求都不一样,因此需要开发出不同的复位IC来匹配相应的市场需求。    罗姆最新推出的复位IC “BD48HW0G-C”是一款支持40V电压的窗口型复位IC,由于采用了高耐压的BiCDMOS工艺,并融合了罗姆所擅长的模拟设计技术,BD48HW0G-C工作电压范围宽至1.8V~40V可调。关于窗口型的设计,由于BD48HW0G-C配有2个独立的基准电压电路,因此可以灵活地设置High侧和Low侧的检测电压,并独立复位检测输出。在检测精度方面,BD48HW0G-C在-40℃-+125℃温度范围内可实现业界先进的±0.75%电压检测精度,高于业界标准产品的精度±2.2%。在功耗方面,BD48HW0G-C的静态电流只有500nA,仅为普通的工作电压24V以上的窗口型复位IC的1/16,这使得工程师在设计电路时无需担心因复位电路而产生的功耗增加。    为何在车载和工业领域需要强调在全动作温度范围内的、稳定的高精度特性呢?我们知道,如果只是在25℃下有值偏离的问题,那么可以通过固定补偿进行调整,比较容易实现。但是在汽车和工业应用中,环境温度以及机身自身发热和散热的情况差别较大,电源电压和复位检出电压受温度的影响会产生波动,这种受温度影响下的偏离是非常难修正的,因此对于车载和工业环境,选择全动作温度范围内的、稳定的高精度复位IC更易于系统设计,从而减轻客户的设计负担。此外,在车载和工业环境下,通常环境噪声较大,当外部噪声侵入时,如果检测出电压的精度差,那么容易发生误动作,因此为了避免或减少外部噪声的影响,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高精度复位IC是更好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罗姆从2015年就已经开始构建ISO 26262的流程,并在约2年半后的2018年3月,通过德国第三方认证机构T?V Rheinland获得了ISO 26262的流程认证。正因为对ISO 26262规格以及应用电路有着高度理解,罗姆针对需要功能性安全的车载和工控电源,开发了支持从低到高的广泛电压范围的、高精度地检测电压异常的复位IC。    实现模拟电源器件超低功耗的秘密:Nano Energy™    前面提到,BD48HW0G-C的静态电流只有500nA,仅为普通的工作电压24V以上的窗口型复位IC的1/16,如此超低功耗是如何实现的呢?    事实上,罗姆采用的是IDM的模式,在这种垂直统合型生产体制下,罗姆在“电路设计”、“布局”和“工艺”这三方面都具有更深的经验累积和更强的模拟技术优势。基于此,罗姆研发出了超轻负载状态下彻底削减消耗电流的划时代技术“Nano Energy™”。 使用该技术,无负载时的静态电流可低至纳安(nA)量级,不仅可以延长电池供电的物联网设备和移动设备的驱动时间,还有助于不希望增加功耗的车载和工业设备的高效率工作。    举个例子,我们知道,新能源汽车是实现全球“双碳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EV/HEV来讲,提高燃油经济性,增加行驶里程势在必行,于是低功耗化就会变得尤为重要。其次,当汽车怠速熄火时,发动机会停止运转,电池将提供功能所需的电力。再者,当在停车时,时钟在后台运转、报警系统开启、无钥匙系统开启等都将直接由电池供电,存在电池耗尽的风险。因此,进一步降低电源IC的电流消耗是刚需,而通过搭载Nano Energy™技术,可以为整个汽车系统的低功耗做贡献。此外,低静态电流带来的不只有延长电池供电设备寿命一个好处,同时对于汽车和工业应用来说,还能减少电路中的暗电流,有助于EMC的改善。
关键词:
发布时间:2022-09-13 10:25 阅读量:2818 继续阅读>>

跳转至

/ 2

  • 一周热料
  • 紧缺物料秒杀
型号 品牌 询价
CDZVT2R20B ROHM Semiconductor
BD71847AMWV-E2 ROHM Semiconductor
TL431ACLPR Texas Instruments
MC33074DR2G onsemi
RB751G-40T2R ROHM Semiconductor
型号 品牌 抢购
BP3621 ROHM Semiconductor
STM32F429IGT6 STMicroelectronics
TPS63050YFFR Texas Instruments
ESR03EZPJ151 ROHM Semiconductor
IPZ40N04S5L4R8ATMA1 Infineon Technologies
BU33JA2MNVX-CTL ROHM Semiconductor
热门标签
ROHM
Aavid
Averlogic
开发板
SUSUMU
NXP
PCB
传感器
半导体
关于我们
AMEYA360商城(www.ameya360.com)上线于2011年,现有超过3500家优质供应商,收录600万种产品型号数据,100多万种元器件库存可供选购,产品覆盖MCU+存储器+电源芯 片+IGBT+MOS管+运放+射频蓝牙+传感器+电阻电容电感+连接器等多个领域,平台主营业务涵盖电子元器件现货销售、BOM配单及提供产品配套资料等,为广大客户提供一站式购销服务。